经验交流 | 科学研判分析 精准快速处置 —西安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1日 14:59:49 所属分类:培训视频和交流 阅读次数:1001
科学研判分析 精准快速处置
——西安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侧记
◇ 何永丽 朱陈晨
“这是年三十那天蓝田县的几个村民在林区周边烧纸祭祀,探头捕捉到了明火发出的火情预警,当时我们立即联系了蓝田县应急管理局,让他们派人到林区进行了后续处置。”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的画面来自森林火情预警及救援平台,该平台上线以来,共收到火情预警信息121条,确认为真实火情的有4条。
该平台是西安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专项平台之一。西安是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城市,自2021年建设预警平台以来,在实现水、电、气、热、城市内涝感知覆盖的基础上,聚焦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和自然灾害等重点领域,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实时交互,人防、技防和物防有机融合,安全运行“全监测”,重大预警“全接报”,风险管控“全覆盖”,突发事件“快处置”的智慧应急新模式。
高效统筹推进 打造西安模式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中心城市、人口上千万的省会城市,西安市近年来坚持把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作为建设“丝路源点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主线,全力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2021年,我们建成了西安市城市‘生命线’预警监测平台,为‘十四运’举办提供了安全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被国务院安委办选定为18个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开始了平台的建设。”西安市应急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处负责人朱新宇介绍。
作为应急响应能力提升的重要指标,西安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入西安市2022年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内容,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构建起了政府领导、统一调度、多部门协调联动响应的工作机制,得到了高效统筹推进。
“我们克服疫情的重大影响,多次组织人员赴合肥、深圳、成都和青岛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多轮研判论证,之后才制定了建设方案。方案制定后,我们还征求了25个市级部门和21个区县(开发区)意见建议,明确了25家平台建设单位和153项具体任务。”西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
在制定方案和任务时,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突出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通过“总——专”平台建设模式,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建设总平台,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建设行业专平台及感知网络,同步立项实施。这不仅节约了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还形成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由此,探索出了一个全新的“西安模式”。
该项目建设周期长、协调部门多,在开展数据资源整合时,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监测预警资源。本着急用先行的原则,他们同步开展了相关专平台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危险化学品企业监测预警平台、森林火情预警及救援平台、防汛“人盯人”防抢撤平台等专平台已全部启用,在相关领域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优化预警响应 强化联动处置
“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方面,我们掌握了全市3176个城市安全风险点位、8758项承灾体、2.2万项减灾能力情况,以一张图的形式对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要素管理,实现了风险管控‘全覆盖’。”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
在建设过程中,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探索形成了1个中心、1套标准、5大版块、7个专平台和N个生态的“1+1+5+7+N”智慧应急新模式。
该模式以西安市应急指挥中心为载体,围绕18类城市安全风险对象,形成了一套规范的“风险监测、分析预警、联动处置”的标准体系。以“总—专”平台的建设模式,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负责总平台建设,西安市城管局、住建局、资源规划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水务集团和城投集团7家行业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专平台建设和前段感知设备铺设。整合接入了市场监管、公安、气象等19家单位46个信息系统数据,实现了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共享。
这套系统贴合了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实际,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针对城市运行安全的方方面面,加强日常的监测预警和联动处置机制,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隐患,起到强化风险管控、科学研判和精准处置等作用。
“2022年11月,危险化学品企业监测预警平台上,一家危化品企业气体监测点探测器发出报警,我们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企业安全员核实情况,经核实,是企业地坪维修稀释剂挥发导致气体探测器报警。”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以前,他们要通过实地走访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现在通过联网就可以实时监控重大危险源当前的运行状态,有效提高了监管效能。
该平台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多项成效。在“十四运”期间,及时接报处置了5大类共22条预警信息,有效化解了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在蓝田、临潼、长安、高新和周至5个沿山区县,部署20个森林防火监测点位,可覆盖面积1272平方公里;防汛系统覆盖了11个区、2个县和7个开发区、落实责任人23831人、监测管控需撤离人口7620人;在行业预警监测方面,通过整合接入气象短临监测预警平台、危险化学品企业监测预警系统和雪亮工程多项系统,进一步扩展监测范围、优化预警响应、强化联动处置。
探索最优路径 强化应急保障
监测预警的准确性来源于高密度感知网络的支撑,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等方面需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市级财政因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投入的双重叠加影响,导致企业资金筹措等方面保障不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呈现出了任务重、周期长、精度高,覆盖面广、技术难度大等难题。
“我们要变平均发力为重点发力,分步走,根据风险等级,前期对重大风险源企业内部的关键点位进行全覆盖,之后再慢慢扩大覆盖面,将全部企业信息接入进来。我们将持续探索感知网络建设的最优路径,深入研究投入产出比,尽可能减轻企业资金压力。”西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
下一步,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将不断在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上下功夫,面对各类极端灾害公网通信中断的情况,依托卫星通信、370兆数字集群等构建多种移动应急通信系统,强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解决基层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风险应急救援和响应能力。
“后期,我们将加强与各实施部门的沟通协调,紧盯25家责任单位,聚焦重点行业部门,扭住关键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攻坚,在重难点关口实现突破,确保如期完成153项具体任务。”西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