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当空 智能监控 让“大块头”不惹祸——专家谈如何创新提高工程机械领域安全管理水平
所属分类:协会动态 阅读次数:987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6日 09:28:16
北斗当空 智能监控 让“大块头”不惹祸——专家谈如何创新提高工程机械领域安全管理水平
■本报记者 范荣义
如今,在北京五环路外一些马路的旁边,一辆挨一辆地停放着挖掘机、塔吊、装载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很多工程机械上面还贴着纸,印着“设备出租,电话×××”。有人租赁时,这些大型工程机械就会轰隆轰隆地开出。没有人租赁时,它们就日复一日地停放在那里,承受烈日的炙烤和雨水的侵袭。它们的维护保养几乎没有,安全状况堪忧。
8月9日,(首届)中国工程机械安全生产暨对话北斗助力工程机械“一带一路”与军民融合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工程机械设备2000多万台(套),从业人员3000多万。其中,有大约80%的大型工程机械掌握在个人手中,大量操作人员没有接受过培训,无证上岗现象严重。近年来,虽然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工程机械作业方面的安全隐患仍大量存在,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在这种背景下,专家建议,通过为工程机械强制安装安全技术装备、开展操作人员培训、建立智能安全管理服务平台等途径提高工程机械领域整体安全水平。
扭转局面
高新技术提高安全系数
大型工程机械由于体积大、质量重,行动不便,在外形上给人以憨傻呆萌之感。这一外形虽然看上去可爱,在安全生产方面却成了短板:由于体积庞大,很容易形成视觉盲区,可能会对处于盲区的人员造成伤害;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很难第一时间发现,从而不能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降低伤害。
如何改变工程机械容易惹祸害人害己的状况?高新技术被寄予厚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长途客运车辆、旅游客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和船舶生产制造标准,提高安全性能,强制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防碰撞和整车整船安全运行监管技术装备,对已运行的要加快安全技术装备改造升级”。
“‘两客一危’车辆和车船领域可以通过强制安装安全运行监管技术装备提高运行安全水平,工程机械自然也可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王博说,“而这里提到的‘安全运行监管技术装备’基本上是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研发的智能化装备。”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印发的《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卫星导航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行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卫星导航产品和服务在公共安全、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农林水利、气象、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公安警务、测绘勘探、应急救援等重要行业及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共有四个,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这四个卫星导航中,北斗起步最晚,但是发展势头最猛,其精度如今已经达到纳秒(一秒的十亿分之一)级,同时具有多项GPS等系统不具有的优势。”王博告诉记者,北斗系统是我国完全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其最早应用于军工领域,从2012年开始启动民用化。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在“两客一危”车辆中全面推广安装北斗车载导航定位装置。部分船舶也利用北斗船联网实现了与陆地短信沟通,大大加快了信息沟通的速度,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
“除了传统的‘两客一危’车辆和船舶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市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北斗从2012年与北京燃气集团合作至今。一开始,北京燃气集团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只在管道开挖前定位管道位置时应用导航系统。如今,该集团已经在全业务链和整个管网的全生命周期应用,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水平。”王博说。
不仅如此,记者在以往的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很多大型项目建筑工地,尤其是需要同时采用多台塔吊等大型工程机械的工地,都为塔吊安装了防碰撞系统,提高大型机械作业的安全水平。
“这些应用案例都说明,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提高传统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水平前景广阔。”王博说,“这意味着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系统将在安全生产领域有更多作为。”
对此,陕西省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沈勤智深表赞同。他说,工程机械安装安全监控设备以后,安全监控终端具备的防碰撞、预警、追踪、定位、远程控制等功能,有利于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提前发现风险,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探索创新
第三方机构走上前台
老张拥有几台大型挖掘机用于租赁。作为产权人,他既要操心自己的挖掘机安全状况影响使用,又担心操作者使用不当出事故要承担责任。
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如今有上千万台大型工程机械掌握在个人手中。老张的担忧在这个领域很普遍。
如何化解“老张们”的担忧?
“我们联合科研机构研发了一款针对工程机械的北斗多功能视频智能终端,把它安装在配有防控事故传感器的个体工程机械上,就能让该工程机械的操作者在显示屏上看到设备的运行状态,特别是有关安全的指标,避免发生碰撞、侧翻等事故。而工程机械的所有者能够在电脑、手机的管理服务平台上实现对工程机械及其操作人员的远程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中安工程机械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成娣说。
中安工程机械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倡议成立中国工程机械安全联盟的牵头单位,致力于为工程机械领域提供安全管理服务。其探索和创新虽然起步较晚,却让人看到了希望。沈勤智就对这种探索和创新持肯定态度。
据沈勤智介绍,工程机械的种类繁多,有十几大类,2000多小类。由于管理上存在盲区,工程机械如今处于“三无”状态:无证、无牌、无保险。
为了弥补工程机械在管理方面的不足,陕西省安全生产协会于2014年与中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筹建了工程机械安全生产互联网+安全服务平台,编写了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培训教程。这个培训平台既传授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又制定了培训管理办法。
“这个培训管理办法是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制定的。近两年,我们的培训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私营企业主动派人参加培训。”沈勤智说,培训结束后,他们还会组织理论和实操考试。考试成绩较好的,将获得培训合格证。这个合格证目前已经在陕西省得到认可。
据了解,2015年3月起,中安工程机械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即在陕西省正式开展工程机械普查登记工作,并已建立了数据库。工程机械设备已上牌上照650台(套),信息登记在册4500台(套)。
有了牌有了证,保险机构也看到了工程机械行业逐步规范的希望。目前已有保险公司明确表示希望将工程机械纳入安责险承保范围。
迎来机遇
安全的产品市场更广阔
8月8日晚,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造成多人死伤。连日来,震后救援工作持续开展,多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工作在救援现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在以后的灾后重建过程中,大型工程机械还将被广泛应用。
“在应急救援、灾后重建过程中,在应急产业发展中,非常需要好的工程机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明说。
这里的“好”,指的就是融入更多安全因素,包括智能化因素。
据张明介绍,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到救援现场了解救援情况时发现,不少参与救援的挖掘机、塔吊等工程机械居然出现了爆胎等机械故障,不但大大影响了救援进度,而且威胁相关人员人身安全。
“产品不能确保安全,在关键时刻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对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警醒。”张明说。
中国本身是地震多发国家,而如今除了地震以外的自然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作为应急物流领域的从业人员,张明对应急、物流、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非常关注。她发现,近两年,国务院、国家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物流产业、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其中都对安全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各地建设了很多应急产业基地。我认为,这对于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现在机械行业发展不景气。如果企业能够在安全方面多用心思,生产出满足物流和应急领域发展要求的产品,就一定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张明建议,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关注产品研发的关键点,寻求创新突破的引爆点,洞察市场需求的空白点,而这些共同指往一个方向,那就是提高产品的安全指数。
“如果生产企业能够各显神通,生产出具有很高安全附加值的产品,那么工程机械使用环节的事故率也会大大降低。安全会让工程机械生产和使用两个环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张明说。